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光谷“小巨人”新春奋蹄 光芯片“体检”设备覆盖国内80%光通信企业

        来源:家在光谷 发布日期:2023-02-09 14:55
        【 打印 】 【 扫一扫 】
        【 字体:  】

        新春伊始,光谷,普赛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普赛斯”)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:一尘不染的生产车间内,生产线满负荷运转,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忙碌着。

        普赛斯专业研究和开发光通信、半导体芯片与器件测试的专业智能装备。在光通信有源器件测试、中高端半导体测试应用领域率先国产化,填补国内空白,在国内率先打破测试装备领域被国外产品占领的局面。2021年企业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专精特新重点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
        目前,普赛斯日生产仪器仪表及大型设备30台/套。随着节后客户端陆续开工,订单释放,公司生产线的产量有望陆续提升到50台/套。

        “未来三年,我们仍将以替代国外先进测试仪器仪表为目标,降低国产半导体生产厂商的生产成本,助力解决芯片等卡脖子问题。”普赛斯副总经理马超表示。

        研发“傻瓜式”设备实现一键检测

        光芯片,是通信系统中的基础组成部件。例如手机的面部识别功能,就是靠光芯片实现。手机要在一秒内完成解锁,需要内置光芯片快速达到额定功率,且不能温度过高。因此,光芯片正式“上岗”前,要经过多重测试,合格后才能组装成产品。

        十几年前,国内并没有专门用于光通信器件检测的设备,“国外设备不仅价格高昂,且效率低、费人力。公司成立的初衷,就是要研发适用于光通信产业器件的检测设备。”马超说。车间里,他演示了光芯片的检测过程。

        首先,光芯片被机械臂逐个抓取,放到测试机上进行功率测试。绿灯亮起,即表示光芯片电子参数合格,可进行下轮测试。

        只见光芯片像饼干一样,被整齐摆放在测试机器一层层铁架上,在120℃的高温下“烘烤”8小时,以检测其抗高温性能如何。测试仪器还能模拟低温、高温高湿等多种环境,通过一系列“考核”,光芯片才算合格。

        多年前,国内光通信器件检测只能依赖国外设备。但国外设备是通用性的,不专门针对光通信产业。例如要测试激光器,则需要五六台设备摞起来。而且国外设备只是机器“硬件”,需要国内工程师在上面“写代码”,才能实现检测。

        “我们要研发的,是一台集成软件和算法的‘傻瓜’设备,能够让人一键操作。”马超说。

        2011年,公司初代产品落地,立即吸引了不少企业的目光。“只需购买一台设备,不需要工程师写算法,没有技术背景的人也能轻松使用,并且价格是国外的1/4。”

        之后,普赛斯率先自主研发出集成式BOSA器件综合测试系统,高精度台式数字源表,又推出窄脉冲电流源、集成插卡式源表等多款一站式电性能测试仪表,现已覆盖国内80%以上光通信企业,成功实现国产替代。

        花4年时间捕捉“灰尘”级信号

        能否精确捕捉微弱信号,是衡量精密光电器件测试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。若要测量微弱信号,第一步捕捉就很困难,“就像用手去接一粒灰尘,但凡风吹草动,都可能失败。”

        尤其在工厂里,各类电机的运转,设备的启停,甚至人穿着拖鞋走动,都会产生电场、磁场干扰。在信号非常弱的时候,这种干扰会直接将其淹没。

        为此,普赛斯到处“招兵买马”,引进高学历人才,并与高等院校合作,从源头寻找破解之法。“要找到所有干扰因素,再将其一一排除。”马超说。

        例如,针对电子辐射干扰,公司在检测设备上加一个“特制天线”,专门接收外界干扰信号,“吸收了大的,小的自然就过去了。”

        再如,检测设备本身的电路板,长时间工作,会有水蒸气附着在表面,导致漏电,弱小信号则会直接漏出去。于是,研发人员在上面涂一层三防漆,防止潮气进入。

        普赛斯花了4年时间,先后做了18条抗干扰措施。目前,检测产品可精准测量光通信器件的皮安级电流、微伏级电压、纳瓦级光信号,处于行业领先地位。

        销售额每年以50%的速度增长

        普赛斯公司创始人黄秋元是武汉理工大学教授,一直从事光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。

        2010年,深圳某公司通过科研论文找到黄秋元,委托他开发光模块测试的产品。同年,普赛斯公司在武汉成立,也是国内光通信检测领域首批“下海”者之一。

        凭借多年的科研沉淀,公司成立第二年,黄秋元就带领团队研发出了初代产品。

        国内光通信产业发展迅速,光通信器件不断迭代升级,检测设备自然也要跟上。

        目前,普赛斯服务的行业从光通信、光电子向半导体行业扩展,产品覆盖光通信和半导体领域从晶圆到器件生产的每个检测环节。

        “公司去年交付了1亿元的订单,目前3条生产线也都是满负荷运转,加急生产检测设备,发往华东、华南多个省市。”马超说,近3年公司销售额以每年50%的速度增长。

        编辑:殷茵

          

      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
        365三式投注_365bet体育投注网址_365商城怎么下载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